全部新聞 > 媒體關注
2015-03-10 瀏覽量:5897
中新網北京3月10日電 (記者 李凌)“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傳統(tǒng)美德的一個重要規(guī)范,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一個重要內容?!比珖舜蟠?、廣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利平10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,當前社會誠信指數(shù)不樂觀,需從司法層面,推進“誠信”建設。
作為知名企業(yè)家,王利平認為,社會生活中“信”是一個人立身之本,如果沒有誠信,也就失去了做人的基本條件,“企業(yè)如果不講誠信,即便能取得一時之利,但最終會為不誠信‘買單’?!?SPAN lang=EN-US>
王利平說,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其實質就是建立在誠實守信基礎上的契約經濟。雖然國家和社會大力宣傳講誠信守信用是立身之本、經商之道、為政之要,但是,“個別地方政府在行政工作中存在暗箱操作、弄虛作假,部分企業(yè)也在制造假冒偽劣產品。”王利平有些無奈地說,“很多人相信投機勝于實干、誠信就要吃虧,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勢。”
誠信缺失問題的突顯不僅加大了社會的運行成本,引發(fā)整個社會的信任危機,擾亂正常的社會經濟秩序,甚至還會影響社會的安定,“導致老人倒地不敢扶,醫(yī)生怕病人病人怕醫(yī)生,種菜的自己不吃菜,做食品的自己不吃食品。”王利平認為,要徹底改變這一畸形局面,必須依靠外在制度提高違信人的違信成本,以約束人們的敗德行為。
由此,王利平建議由中央文明辦牽頭,多部門聯(lián)合,設立“國家誠信建設辦公室”,多方位、全領域推進誠信體系建設;在公權領域,建議推行“保密清單”,接受群眾監(jiān)督,讓政府一言一行成為社會誠信的表率。
“要在實際運作中,培育獨立于政府之外的社會化信用服務組織,建立起對公眾開放的社會信用信息網絡和信用信息數(shù)據(jù)庫。”在王利平看來,要徹底解決“誠信”問題,還需要在司法層面,推進誠信立法,為誠信建設保駕護航。
無獨有偶,人大代表、浙江天能集團董事長張?zhí)烊卧诮衲甑膬蓵?,同樣就“誠信”問題提出了自己的建議,他說,隨著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(fā)展、人民生活水平越來越高,整個社會誠信似乎反而每況愈下,違背誠信之事更是俯拾皆是。
他表示,政府、企業(yè)、個人誠信缺失現(xiàn)象不減反增,假數(shù)字、假政績、躲債賴賬、卷款跑路、拖欠薪酬、商業(yè)欺詐、制假售假、學術抄襲等現(xiàn)象屢禁不止,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,嚴重影響了我國經濟發(fā)展和社會穩(wěn)定。
因此,張?zhí)烊谓ㄗh,應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,建立和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(guī),提高社會信用透明度。(完)
(原標題:人大代表呼吁推進“誠信”體系建設)
轉自《中國新聞網》